坏事从来不走单

“坏事从来不走单”,用这句古老的犹太谚语用来形容当时的森泰似乎非常贴切。

一个温州企业的破产难题(2)

森泰申请破产的消息刚刚传开,昔日的生意伙伴们立即炸开了锅。

原本认为破产重组比破产清算简单的胡志明没有料到,麻烦就此接踵而来。“在大家的概念里,破产好像就只有破产清算,如果不早点去把钱要回来,很有可能自己的利益就打了水漂。但实际上,森泰申请的是破产重组,重组是有希望重新站起来的。”

但大家似乎并不理解胡志明的想法。开始的几天,胡志明电话一个接一个,“被供应商们打爆了,都是催要货款的。”虽然每次都耐心解释,但电话那头的回答只有一句话:“还钱!”

到后来,供应商们干脆上门讨债。黑压压的几十个人堵在在办公室里,一位员工被困在办公室一天一夜都没能走出去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胡志明仍然心有余悸。

幸亏森泰的破产管理律师站了出来。他们与供应商们谈判,一定会优先支付森泰各位供应商的货款,但要他们能顾全森泰重组的大局,把供货账期恢复到3个月,每次按时打款。由于托管律师是法院派过来的,供应商们这才打消了顾虑。森泰一位负责生产的副总告诉记者:“得知森泰良好的还款信誉后,甚至还有新的厂商表示希望加入森泰的供应商行列。”

然而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胡志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经销商们又来找他诉苦了。

有位经销商的一个几乎签约的订单被竞争对手给撬了。原本已经与客户达成了基本供货协议,但由于竞争对手得知了森泰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,在客户面前添油加醋地诋毁,说森泰破产后无法履行维修等,导致客户在最后关头放弃森泰,选择了竞争对手的品牌。

为了打消客户的疑虑,也为了保护森泰的品牌。胡志明特地派一个情况说明小组,由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亲自上门,向别人解释森泰的现状。他们甚至还邀请客户到厂里参观厂子正常运转的情况。

经过多重努力,情况稍有好转。但由于资金吃紧,森泰生产规模已经缩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。“很多经销商碍于往日的情面,不好直接说不再代理我们的产品。毕竟他们也曾经依靠我们的品牌挣到不少钱。只不过,他们将经营重心更多地转到了别的品牌上。”

在森泰遇到困难之时,不管是经销商,还是供应商都没有放弃森泰,胡志明对他们也抱着一颗感激之心。但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银行。这位昔日“朋友”的表现让胡志明充满愤怒,曾几何时,这些银行天天找到厂里要求贷款给自己,想不到变脸如此之快。

一再被否决的重组计划

从商三十年,胡志明没少和银行打交道,但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排斥与他们的接触。但在森泰的债权登记表上,主要的债权人恰恰就是银行。

争吵,争吵,再争吵,每一次债权人会议,胡志明都处于高压之下。长期下来,他的身心备受煎熬,但他又不得不周旋其中。但他明白,要拿出一个让所有债权人都满意的方案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然而想要森泰起死回生,他又必须坚持。

2013年8月的一次债权人会议。胡志明旗下四家企业森泰集团、浙江森泰电器厂、乐清市旭华线缆有限公司、乐清市德正实业有限公司申请重组,债权人一致否决。胡志明不得已关停了其中两家,森泰集团与德正实业,但这显然不够。

两个月过后又一次债权人会议,胡志明做出了新的让步。

他提出了“卖业务”和“卖资产”的重整思路,准备将保留下来的两家企业核心业务资产打包出售。作为乐清低压电器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之一,森泰电器厂在行业内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。而主营漆包线的旭华线缆,属于政府特许经营类产品,需求量大,竞争者少。如果能找到投资人接盘,可以带来不少的资金。但由于寻找投资人需要一定时间,银行仍然没有通过。

“这半年里吃不好,睡不着,为的不就是让企业起死回生,债权人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么?”前两次会议过后,胡志明百思不得其解,“明明希望就在前方,为何不能给我点空间和时间?”

最近的一次债权人会议上,胡志明与托管律师把重整方案的重点,放在了森泰电器厂的新厂房上。根据他们的设想,政府把森泰新厂房所在的32亩工业用地收储,转为商业用地,设置条件后重新挂牌出售。由于这块地位于柳市镇繁华地段,挂牌后的价格估计能达到每平方米3000元,如果方案成功实施,回收的资金量将非常可观。

这个方案有两个关键步骤,第一是银行,需要它们适当放宽债务;第二是政府,工业用地转成商业用地,需要政府批准。

生死攸关之际,方案再次卡在了银行这里,他们又一次否决了重组方案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